初夏時節,漫步菏澤城,處處高樓林立,綠樹成蔭、鮮花盛開,趙王河碧波蕩漾,穿城而過,小橋流水,亭廊樓閣,點綴一城美景,大劇院、演武樓、圖書館巍然聳立,彰顯文化新城的魅力,隨著菏澤城鎮化的快速推進,菏澤花城、水邑、林海特色日益鮮明,短短幾年,菏澤城市面貌的巨大變化令人贊嘆。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大力實施工業化和城鎮化雙輪驅動戰略,城鄉建設堅持以人為本和統籌城鄉發展,集中突破中心城區建設,實施了城市路網、水系改造、生態環境等重點工程,著力優化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環境,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人居環境有了明顯提升。
市委、市政府對城鄉建設工作高度重視,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孫愛軍多次到施工現場視察、調度,市委、市政府繼續實行城鎮化工作領導小組周調度會議和工程項目指揮部會戰機制,市委副書記、市長解維俊帶領市城鎮化工作領導小組每周六現場調度城建工程,現場解決問題。市住建局實行一項重點工程一個建設指揮部、一套班子一套工作措施,指揮部全面負責工程實施。
近幾年是菏澤實施城建重點工程最多、城市面貌變化最大的時期,政府每年投資5億多元用于城市建設,帶動社會投資幾十億元。自2003年以來,全市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共完成投資300多億元,其中菏澤城區實現城建投資130億元,年均遞增40%。全市城市建成區面積由129平方公里擴大到274.24平方公里,其中市區由35平方公里擴大到79.1平方公里。城建重點工程多、工程量大、工程標準之高,前所未有。建一個工程、成一處亮點、樹一座豐碑,城建系統廣大干部職工以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打硬仗的“鐵軍”精神,譜寫了一曲城市建設者的英雄壯歌。
如今貫穿菏澤城南北8公里的趙王河兩岸垂柳依依、鮮花飄香,景色宜人,位于趙王河畔的新天地公園已成為市民拉弦唱戲、散步乘涼、孩童追逐游戲的地方,連新人們也常常被這里的美景吸引,在這里拍照留念,讓菏澤城見證自己的幸福。
提起趙王河,在和平小區居住多年的田大爺感觸頗深:“過去的趙王河,簡直是臭水溝、垃圾河,一到夏天,蚊子多得根本沒法從河邊過。想不到現在咱這河能建成這樣,你看這景,比那大城市還好嘞!”。
為突出菏澤“水邑”特色,發展生態宜居城市,2004年起,市委、市政府先后實施了環城公園改造、趙王河綜合治理和景觀工程、洙水河公園建設工程,菏澤市區碧水工程,水系的改造、水面的擴大,使菏澤城變得更加嫵媚、生動,成為城水相依的水邑之城。
投資3億多元的環城公園,以原有老城區6公里城墻根基和護城河為骨架,對護城河拓寬改造,引進黃河水,環河建造12座仿古名橋,9座園林橋,25處亭廊軒榭。昔日臭水溝變成今日風景區,目前已成為老城區市民重要的休閑場所。
洙水河公園景觀工程西起趙王河公園,東至京九鐵路,為帶狀濱水公園,全長2600米,建設內容包括河道清淤、駁岸砌筑、道路廣場鋪裝、建筑小品、游泳砂地、花架、親水平臺、綠化、亮化等,由杭州園林設計院設計,市城鄉建設局組織施工,目前,洙水河公園已成為菏澤城區又一個具有現代氣息,體現“花城、水邑、林海”特色,集文化、娛樂、休閑為一體的重要景觀帶。
趙王河綜合治理和景觀工程,南起長江路、北至北外環路,全長8公里,投資近10億元,工程分段實施。對河道進行拓寬、挖深,引黃河水進城,打通疏浚趙王河下游,與城北部的安興河連通,趙王河由死水變活水。在趙王河城區段,全部實施駁岸砌筑、道路廣場鋪裝、綠化、亮化工程,沿河兩岸建設眾多亭廊軒榭、親水平臺及水岸新歌等景點。
沿趙王河新建和改造的新天地公園、新世紀公園、天香公園,臨水布景,引水造園,亭廊軒榭,錯落有致,林蔭小道,曲徑通幽,充分體現了“逶迤兩岸碧水天、玉帶分合綠島居”的城市意境,該工程投資1億多元。
位于人民路東、長城路南側趙王河畔的桂陵柿葉廣場音樂噴泉已成為休閑、娛樂的好去處。音樂噴泉長120米,寬60米,呈橢圓形。有歡樂夢想、潮涌千層、花光水影、載歌載舞等12種噴泉效果,由音樂噴泉、燈光表演組成,是我市周邊地區規模最大的一個音樂噴泉。
在曲折蜿蜒的趙王河上,先后架起長城路橋、松花江路橋、人民路橋、大學路橋等7座仿世界名橋,經過3年多的建設,趙王河景觀帶已成為菏澤城區一道亮麗的風景帶。趙王河綜合治理和景觀工程的實施,不僅提高了趙王河的泄洪能力,而且極大地改善了兩岸居民的生活環境,提升了城市品位。 趙王河下游綜合治理工程由市城鄉建設局組織施工,被評為“中國市政金杯示范工程”。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菏澤城建推進城市建設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工作的生動實踐,突顯出其大思路、大動作、大手筆和大氣魄。在城市化建設的滾滾熱潮中,美麗、現代、文明的菏澤將一路鏗鏘前行。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